首页>>律师随笔>>律师随笔
律师随笔

律师随笔

工伤能否要精神赔偿

时间:2017-04-29  【转载】

一、工伤能否要精神赔偿


工伤不能要求精神赔偿,理由如下:


工伤保险赔偿是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建立工伤保险关系,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则由保险机构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用人单位不再承担工伤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单位也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职工进行赔偿。


工伤保险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有公法性质。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工伤人身损害,应当按照国务院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不能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权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亲属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


因此,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出了工伤事故要怎么赔偿


工伤事故的全部费用由单位支付,受伤员工可以在出院后到劳动局去做伤残鉴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获得赔偿的前提。再根据鉴定报告的等级来得到相应的工伤补偿。


出了工伤事故如何赔偿的赔偿费用主要有:


1、医疗费


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上述金额的计算依据是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伤者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70%*天数


3、生活护理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省内规定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可根据省内规定适时调整。


4、辅助器具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5、工伤期间工资(从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日止)


工伤期间工资=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之日止的工资福利收入


该期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


6、交通食宿费


指到省外医院就医,所支出的交通、食宿费用。


7、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指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级,应当按照规定一次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金额=本人月工资*按伤残等级确定的月数(最多24个月,最少6个月)。


8、伤残津贴


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被评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来应当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伤,但出于某种原因难以安排,而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的津贴。


9、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而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工伤医疗费用。即只有在终结劳动关系时才能享受,其具体标准由省内规定。


10、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指对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伤残程度五级至六级的工伤职工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及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为帮助工伤职工再次就业一次性发给的补助金,以弥补工伤职工在今后的求职就业中与非工伤人员相比存在一定困难而给本人造成的一定损失。具体标准由省内规定。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